2011年8月4日星期四

何不以個稅起征點作為貧困線標準

經濟繁榮的最大價值在于讓人們脫貧致富,否則將不得人心。與中國經濟總量全球第二的顯赫地位相比,我國的人均收入在全球排名遠不及世界平均水平,“民窮”二字不識相地遮掩了“國富”的光彩。
好在“貧窮”是沒有標準的,究竟有多少窮人,最后總是官方說了算。最近,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2011年城市藍皮書《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。4——聚焦民生》。該報告稱,目前中國城市合理的貧困線大約在人均年收入7500 ̄8500元之間,貧困人口數大約為5000萬人。
占全國城鎮人數8%的5000萬窮人提供實木地板 愛戀帛琉 鼎鐧資源回收場 精算家系統家具,固然顯得經濟發展尚有不足,但比起GDP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國,已經強了許多。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0年公布的一份報告稱,2009年美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總數達4360萬人,占全國總人口的14.3%,創15年來新高,其貧困總人數為50年來最多。
社科院的藍皮書中還強調,“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,國情不同于發達國家,若按照目前發達國家的貧困標準和反貧戰略,中國的經濟狀況是無法支撐的。”這個注腳說明,我們的貧困與美國有所不同,所謂貧窮都是相對的。
人們也許不解,為何我們的“相對貧窮”是年收入在7500 ̄8500元之間?而這些“相對貧窮”的5000萬人口數量,又是怎么算出來的?請相信社科院自有一套測算邏輯,但窮成這樣才能算窮人,明顯不合常識。
年收入7500 ̄8500元之間意味著月收入625 ̄708元,這在物價飛漲的當下,不但付不起基本的衣食住行費用,更不要說為住房、看病和上學買單了。更何況,以此標準,月入超過700元就不算窮人了?
我們的國情確實不同于發達國家,發達國家的窮人到了中國皆為富人。比如,美國政府2005年劃分的貧困線標準,單身人士年收入低于9570美元、三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6090美元,即為窮人,換算成人民幣,這分別相當于6萬元和10萬元。而日本的窮人標準是年收入200萬日元,相當于人民幣14萬元。
美國的貧困線標準算法復雜但邏輯簡單——以必需食品為基礎,再加上衣食住行等其他生活必需品——也就是保證人們基本生活開支的收入。但即使這樣,美國的“窮人”中46%擁有自己產權的住房、73%的人擁有汽車,教育、醫療等服務,也有可靠的社會保障。
發達國家只有窮人可以不交稅或者少交稅。美國稅法中規定的“寬免額”(相當于我國的個稅起征點)約為年收入7500美元,略低于他們的貧困線標準;而日本的個人所得稅率最低一檔的征稅額,為年收入195萬日元,也與該國的貧困線相當。
我們無法和發達國家比貧困線的絕對值,但可以參照“窮人不交稅”的邏輯,重新思考一下真實的貧困線應該在哪里?
最新的個人所得稅經充分討論和廣泛征求民意,以“基本生活費用不必繳稅”為原則,將個稅起征點定為每月3500元(曾經5000元也成為討論的熱點),這至少說明,民眾廣為認可的每月基本生活開支費用,是當前700元貧困線的5倍之多。
據專家推算,在新稅法實施后,全國將只有2400萬人需要交納個稅,這不足總人口的2%(其中能算上中產階層的,恐怕不足1%,算得上“富人”的就更少了)。這與社科院報告中提到的2.3億中等收入階層的數字相差甚遠,如果還硬要把收入連繳稅額都夠不上的98%的國人,說成“橄欖形社會”的主流,那一定是顆苦澀的橄欖。
貧困線的學術定義分為絕對貧困線和相對貧困線,前者是以滿足食品需要為主的基本生存(即溫飽線),后者是一個與社會收入中值的相對概念。世界經合組織在1976年提出的一國貧困線標準,即一個國家社會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%,這也是被廣泛運用的國際貧困線標準。
此次社科院提出的“相對貧困線”,也許是以我國2009年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為標準,以其50%作為劃定。但這樣的標準,充其量是僅夠溫飽的“絕對貧困線”。
制定7500 ̄8500元的這一貧困線標準的人,的確充滿了智慧。它即符合了世界經合組織的“國際慣例”,又回避了與發達國家對比的尷尬現實,還讓我們貧困人口的比例遠低于美國,又一次證明了我國的經濟繁榮和社會制度優越。
這是一條讓政府官員們舒心的貧困線,它讓“脫貧、低保”的工作簡單了許多,讓全民富裕容易了很多,讓和諧的“橄欖形”社會實現起來輕松了很多。而更美妙的,它還是一條符合國情的貧困線、一條有科學依據的貧困線、一條和國際接軌的貧困線。
如果以個稅起征點作為劃分窮困的界限,98%的國人都將是窮人,這與富裕的國家形象實在相差太遠,但不可否認,這是個現實,不面對這個現實,國人就不可能真的脫貧致富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